首頁 請問好律師家事與繼承財產分配 【夫妻財產】離婚財產分配怎麼算?婚前買房、婚後還貸款案例解析

【夫妻財產】離婚財產分配怎麼算?婚前買房、婚後還貸款案例解析

chaotrista@gmail.com
發佈 更新

婚姻走到盡頭,除了情感斷裂,最常見的爭點就是 離婚財產分配
很多人以為離婚後財產就要「一人一半」,但實務上並非如此。尤其是「婚前買房、婚後一起還貸款」的情況,常常讓當事人搞不清楚:房子到底算誰的?繳的貸款能不能要回來?

本文將帶你掌握:
離婚財產分配的法律基礎
婚前財產 vs. 婚後財產怎麼區分
婚後還房貸,算誰的?
幫配偶繳房貸,能要回來嗎?
房子增值部分,要不要分?
實務上需要準備哪些證據


在台灣,夫妻財產如果沒有另外約定,會適用法定財產制。當婚姻關係結束時,法律設計了一個制度: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(《民法》第 1030-1 條)。

簡單來說,該制度保障了對婚姻有貢獻的一方,計算方式如下:

  1. 分別計算雙方「婚後財產扣除婚後債務」後的淨值
  2. 計算出雙方淨值的差額。
  3. 差額的一半 → 可由財產淨值較少的一方向對方請求分配。

※ 重點提醒:離婚財產分配不是直接把所有財產一刀切,而是針對差額進行分配。

婚前財產結婚前就擁有的財產(例如:房子、存款、股票)。婚前財產不計入剩餘財產分配的差額計算。
婚後財產婚姻存續期間取得或累積的財產(例如:薪水、購置的車子、投資帳戶累積的資產),列入分配。
排除項目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(受贈)之財產,即使發生在婚後,原則上仍自剩餘財產分配計算中排除
此外,慰撫金(精神賠償)亦屬排除項目,原則上不納入剩餘財產分配計算。

房子若為婚前取得並登記在一方名下,房屋本體原則屬婚前財產;但婚後用薪資清償之房貸,屬婚後財產的付出,會反映在剩餘財產分配的試算上。

實務上,法院會區分「房屋所有權」與「貸款償付」:

  1. 房屋本體:若是婚前取得並登記在一方名下,屬於該方的婚前財產,原則上不參與分配。
  2. 婚後房貸清償:婚後薪資所得(屬於婚後財產)持續清償該筆房貸,這部分支出會影響到剩餘財產的計算。

這代表,即使房子是婚前買的,但另一方若在婚後有實際繳貸款,法院會認定對婚姻共同生活財產淨值增加有貢獻。

實務上,配偶清償他方房貸會從兩個角度評估:

1. 代償債務請求(《民法》第 1023 條)

《民法》第 1023 條規定:「夫妻之一方以自己財產清償他方之債務時,雖於婚姻關係存續中,亦得請求償還。」

  • 正常家計分工:有法院認為,配偶間以薪資繳房貸,屬於婚姻分工與共同生活費用的支出。若金額屬於一般生活開銷範圍,未必會支持返還。
  • 金額過高、明顯代償:如果一方長期替對方繳納大額房貸,金額明顯超出家庭生活開支的合理範圍(例如一次性代償數百萬元),法院可能傾向於認定為代為清償債務,支持返還。

2. 剩餘財產分配的公平考量(實務常見)

若無法主張代償請求全部返還,該繳款事實仍是重要的論據:

公平性酌減或增給:法院審理剩餘財產分配時,可以審酌「夫妻婚姻生活之協力、貢獻」等因素,依《民法》第 1030-1 條第 2 項酌減或增給分配額。因此,婚後付出的房貸,可以作為請求分配更公平份額的依據。

影響婚後財產淨值:繳房貸會減少該方的婚後結餘(薪水變少了),但卻讓配偶的婚前房產淨值增加。

另一個常見問題是:「房價漲了,離婚時要分嗎?」

  • 婚前財產的增值(自然增值):不分配
    房子若屬於婚前財產(結婚前就取得或婚後繼承/受贈),則房價因為市場行情等因素而上漲的增值部分(稱為原物價值變動),不屬於可分配的剩餘財產。
  • 婚後財產的增值:可能不會納入分配
    如果是婚後購買的房屋發生增值的情況,因為增值於否不一定跟婚姻生活的貢獻有關,因此有法院認為不用納入分配,但如果可以明確證明曾值的情況,是可以明確連結是婚姻生活的貢獻的話,就可以納入分配。

1.必備證據

充分的證據是保障自身權益的基礎:

  • 貸款紀錄:房貸繳款明細、銀行轉帳紀錄(證明是誰、何時繳納)。
  • 不動產資料:房屋權狀、不動產登記謄本(確認取得時間、登記名義人)。
  • 財產清單:銀行存摺、薪資單、投資帳戶對帳單(計算婚前與婚後財產的淨值)。

2.合約註記與事前釐清

  • 父母贊助頭期款:父母資助頭期款多屬「無償取得(贈與)」,原則上不列入剩餘財產分配;惟應釐清贈與對象(僅對子女或對夫妻雙方)與性質(贈與或借貸)。建議保留贈與契約或借據金流證明,避免日後被視為夫妻共同的婚後所得或引發爭議。
  • 財產約定:夫妻間可簽訂「分別財產制契約」或「約定財產制契約」,事前釐清財產歸屬,避免適用法定財產制衍生的爭議。

3.常見迷思:

「一起繳房貸=房子一人一半」是錯誤的。

法院的判斷重點在於:房子何時買、登記在誰名下婚後用誰的錢繳款,並依剩餘財產分配原則精算差額。


離婚財產分配,遠比單純「平分財產」複雜得多。它是精算婚前與婚後財產淨值、扣除債務後的差額,並考量公平性來決定。

婚前買房、婚後還貸款,涉及財產性質(婚前 vs. 婚後)、繳款證據、家務協力公平考量等多重要素。因此,建議當事人及早整理證據、確認財產來源,必要時尋求專業律師協助,才能在離婚財產分配中,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
相關文章

請問好律師

在人生各個重要轉彎處

你最值得信賴的法律嚮導

在創業與生活的每個選擇上

法律是你的裝備

而我們是你的同伴

地址:台中市潭子區大豐路二段37號2樓

信箱:2024joelin@gmail.com

隱私權政策

法律知識

© 2025 請問好律師. All Rights Reserved.